(网经社讯)7月2日,由北京市人民政府、国家互联网信息化办公室联合主办的“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”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。大会以“建设数字友好城市”为主题,吸引了全球50多个国家的300余位国际嘉宾参会,涵盖6场主论坛及46场专题论坛,聚焦人工智能、数据要素、数字安全、数字服务等前沿议题。海外分会场同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、阿联酋迪拜举办,推动“中国方案”国际化合作。
据网经社产业电商台(B2B.100EC.CN)了解,国家服务贸易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、中国服务创新研究院院长、网经社特约研究员郑吉昌教授应邀发表《数智时代的服务产业变革》的主题演讲。他指出,中国已步入服务经济和数智经济叠加的时代,服务的产业属性与消费呈现新特征。服务业与制造业加速融合,催生众多新的产业形态;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;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全球产业链,成为现代产业竞争力的基本源泉;服务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;服务成为万物互联、平台群落生态系统的粘合产业。
郑吉昌教授认为,数智经济下服务业新业态的核心特征是,第一,高度数据驱动。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,服务设计、交付、优化、定价均基于数据分析。第二,平台化与生态化。平台成为连接供需、整合资源、创造价值的主要载体,形成多边市场和服务生态圈。第三,个性化和智能化。利用AI等技术提供千人千面的精准服务体验,实现服务的自动化、智能化响应与决策。第四,虚实融合。线上线下的界限模糊,O2O模式深化,AR/VR等技术创造沉浸式服务体验。第五,按需服务与共享化。服务更加碎片化、即时化,“随需随用”模式普及,共享理念渗透到各类服务领域。第六,跨界融合。服务业内部及与其他产业(制造、农业)的边界被打破,催生融合型新业态(如“产品+服务+数据”。
郑吉昌教授指出,数智时代的服务创新不仅提升了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,还催生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。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“人性化服务+智能化技术”的有机结合——AI处理数据与流程,人类专注于创意、情感和复杂决策。这一转型需要技术、伦理、教育的系统化协作,最终实现服务效率与人文温度的双重提升,服务从“功能满足”向“体验升维”和“价值共创”的跃升。